If U Can

Friday, July 22, 2005

人民幣新匯制帶來挑戰與機遇

人民幣脫鈎後引起了一些國際市場波動,如亞洲貨幣急升,美國長債孳息亦扭轉跌勢回揚。在近期,隨各方不斷測探人民幣走向市場波動難免。在中期,國際投資及貿易亦會作出適應性調整。此外,由此引起的長遠國際經濟金融重組,對中國以至全球來說都兼具挑戰與機遇,如何部署應對之道將事關重要。

中國首先面臨的挑戰是要處理好在較靈活變動匯率下的經濟管理。在宏觀調控層次上,首先要管好可能由此引發的大額跨境資金流動,以免影響經濟及金融穩定。其次要重新分配各大調控政策的功能。可由匯率變動來分擔財政、貨幣政策的任務,而後兩者亦要滿足匯率變動下的新調控要求。在微觀層次上,企業及銀行則要學習控制由匯率及利率變動帶來的風險。因此,無論政府、企業及個人,均要探索新環境下的經濟規律。若處理得當匯率浮動可提供更多選擇,如宏調便多了一項工具。

從長遠看,更大的戰略意義則在於中國可對全球化發揮更全面的引導力,和更充分地突顯大國效應。過去人民幣與美元掛鈎等如凍結了自身金融影響力,實際上成了美國金元帝國的部分。但今後人民幣的匯率、利率自主後,國際市場便多了一個可變量,全球參與者都要學習適應。何況在這背後中國本已有了十分重要的實物市場影響力:中國工業產品的供應對資源、資本產品以至工商支援服務的需求等,在國際市場上已舉足輕重。將來隨期貨市場也發育成熟,中國對世界市場將形成全方位對接,其經濟輻射力更為強大,也更有利於中國與全球互動發展。

特別值得注意者是,中美之間在匯率掛鈎下形成的經貿關係會受到什麼影響。多年來中國大量向美出口而外貿盈餘反饋美國,通過購買美國國債等支持美國經濟,包括目前的雙赤、房地產泡沫及攻打伊拉克軍費等。這本是現行超級大國與未來超級大國間獨特的互利互補循環,大可相安無事。然而近年美國國內鷹派及保護主義勢力卻拚命去打亂這循環,迫使中國走上「金融獨立」之路,美國內部也有不少人對此不予贊同。而其長遠影響可能不亞於七十年代初美國打碎布萊頓森林協議的金本位制度。

中國既不能再「寄人籬下」,便應積極自立門戶。這樣會帶來一些風險,但另一面又可擺脫了更大的風險。美國名分析家史蒂芬.羅奇便曾指出,美國的雙赤將難以為繼,中國與美國關係太緊密是把自己與發達國中最不穩定的經濟與最不穩定的貨幣拴在一起,因而正冒著巨大風險。人民幣脫鈎有助減緩上述問題。

為求自立中國應把握時機,盡快與周邊國家協調以強化貨幣合作,逐步為建立人民幣貨幣區鋪路。其實這方面的條件已逐步浮現:人民幣在大多鄰國已可通行,鄰國亦漸以中國馬首是瞻(如這次馬來西亞便追隨中國把貨幣脫鈎)。且隨中國與東盟自貿區成立,及上海合作組織的經貿合作增強,中國與鄰國經濟的融合度正與日俱增。

此外,中國更應以人民幣匯率走向自由化作為與歐美交涉的政治資本。中國既擔起更大的改善世界經濟不平衡的責任,歐美也應拿出實際行動作為響應。其中當然要減低各種保護主義措施,並改變中國的非市場經濟地位待遇。

在機遇與挑戰的考驗下,強者愈強弱者愈弱。我們有信心中國是強者,故將可藉此加快崛起。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